close
談生 沒論死
每每小孩沒事一講到"死" 或是在長輩面前提到"死"..... 大人總是趕快用手掩住孩子的嘴巴.... 死亡是親情分離,當然會衍生複雜的情緒....不捨、牽掛、思念..悲傷情緒、卻也可能是憤怒、怨恨的情結 ....
人類恐懼死亡最大的原因??
是不是代表失去一切生前所擁有的? 是不是會在死亡後就隨之消失?
所以死亡似乎是人們最忌諱的話題
人類生死是連接大自然的一環 在大自然法則中的一種平衡狀態. 現在雖然科技及醫藥的發達,或許得以延續生命的週期,但人類還是要歷經"死"的過程,也一定要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的 不是嗎?
人的"死"未必都是壽終正寢 或許是一場意外,也或許是天地剎那間的驟變.... 所以
人一定要覺醒生命是那麼的脆弱, 也要覺悟到死神隨時會到來, 更要持有坦然的態度來面對這件事. 可是有多少人已經對死亡已經做好了準備?不知有多少人能夠沒有遺憾地來坦然面對死神的呼喚?
當然不同的宗教詮釋死亡,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宗教特定理論.
讓人類對死亡做出許多不同的解釋.... 來面對死亡的障礙.惶恐或遺憾.......
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佛教心理學曾廣志個人觀點也這樣說:
他認為死亡就是生命之流之中的現象。他把死亡看作是再生的過度,再生之後也會再死,因為生生死死本是交替的,而生命就是生生不息,一直在運轉中....
宗教也這樣說:生命本身是有前世今生的流轉 死亡是去一個神秘 神奇的境界 .也是一個休息的過程不是結束...
不是說"死是生的開始"嗎??
宗教又說 每一段生命都要圓滿自己的身份!
生---在擁有生命中的時候--真心珍惜----(圓滿成就自己每一段生命的本質)
死---離別的時候---坦然放手----(了無牽掛地坦然面對死神. 死亡並不可怕)
人生的圓滿並非以壽命的長短來展現.... 活著的時候要好好修補自己生命中的不圓滿......好讓生命中的每一刻都過得很充實.... 並且超越自己,突破自己來跨越三毒六塵藩籬,那就是智慧。
希望大家在探索與追尋生命的真相的時候......知道要強化自己是活著的事實.活得自在並美化自己生命
本文版主 因為沒"死"過...無法回應
全站熱搜